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人大:代表开路 甜茶飘香
眼下又逢甜茶叶上市时节。走进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满山遍野的甜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鲜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今年光靠甜茶,收入就增加了好几千元!”村民雷大叔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向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雷荣珍分享着喜悦。“村民早上采摘,下午就能在村里卖给收购商,新鲜叶子每斤能卖到4元,天天都有现金收入。”雷荣珍介绍道。
福瑶村地处偏远山区,距县城30余公里,是瑶族聚居区(瑶族群众占比超90%)。过去,行路难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靠走,运货靠驮。”雷荣珍代表回忆道。
人大代表架桥梁,修通致富路。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以雷荣珍为代表的福瑶村人大代表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他们深入走访群众,广泛收集村民对修路的迫切诉求,动员村民出资出力。同时,积极向上级人大和政府反映情况,建言献策,全力争取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共争取到上级各项资金800多万元,村民自筹200多万元,完成了14条村级道路的修整和硬化工作,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带头兴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路通了,发展才有出路。福瑶村人大代表们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村“两委”一道,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他们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瑶山甜茶叶、水栀子等特色种植产业。人大代表们不仅带头示范种植,还积极联系销路、提供技术指导,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在他们的带动和努力下,村民年收入从过去的约3000元显著提高到1.54万元,甜茶叶真正成了村民增收的“金叶子”。
履职贯穿全过程,提升幸福感。福瑶村人大代表将履职尽责深深融入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每一个环节。他们不仅聚焦于解决“行路难”这样的发展瓶颈,更全程参与特色产业(如甜茶叶、水栀子)的规划、推广与市场对接,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联系销售渠道,处处可见代表的身影。同时,他们常态化深入群众,用心倾听、精准反映民情民意,并积极推动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成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坚实桥梁。正是这种扎根一线、覆盖全链条、全天候的履职实践,切实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而持续不断地增强着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昔日家住半山腰,水路不通愁断肠;而今代表有信心,共同富裕向振兴。”这首在村里传唱的歌谣,正是福瑶村变迁和村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也饱含着大发瑶族乡人大代表们扎根乡土、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履职和带动下,福瑶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