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糖类

水肥“智”配,甘蔗“甜”路越走越宽

时间:2025-08-0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以前浇水施肥全靠人工,300多亩地需要雇几十个人忙好几天。现在直接通过管道精准施肥,省时省力省成本。”北泗镇灵台村灵台屯的种植大户谭岚晴指着田间的黑色细管介绍道。这些沿着垄沟延伸至甘蔗根部的滴灌管,在天旱时也能把水和肥料直接送到甘蔗“嘴边”,让今年的蔗苗格外精神。

1

  这变化源于灵台村实施的“水肥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北泗镇人大代表通过走村入户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线上民情二维码、线下代表联络站等渠道,广泛收集村民对农业生产中灌溉施肥的实际需求与意见后,由村委向上级部门申报甘蔗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并成功争取到2025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而田间滴灌细管,则由农户借助合山市祥星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的“水肥一体化”抗旱稳产补贴自主铺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北泗镇人大代表深入施工现场,提出如调整埋管深度等具体改进意见,保障了工程质量。现如今,农户只需自行加装滴灌带,就能将水和肥料精准输送到每株甘蔗根部,实现自动化管理。这套"主干+毛细血管"式的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肥精准输送。

  甘蔗种植是灵台村重要的传统产业,但劳动力短缺、抗旱能力弱,部分村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政府补贴+企业扶持+农户参与”的水肥一体化模式落地,老产业有了新奔头,不仅解决了“看天吃饭”的难题,还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

  新技术的实效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动在心上。2025年,全村新增甘蔗种植面积1200多亩。“这技术能抗旱、能增产,种甘蔗越来越有盼头了!”成为村民们的共同心声。如今,灵台村的甘蔗产业正朝着高效、节水、稳产的方向稳步迈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