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年年报丰收 不管农民卖粮难
今年7月,统计部门说,夏粮虽减产但仍算丰收。面子上固然可喜,但未必等于老百姓也能真正欢喜。因为,不少农民反映卖粮难。可今年的卖粮难与往年又不太一样,有些地方粮库空着却收不到粮。
最近,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由于华北多地遭遇夏季洪灾和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大量小麦受潮萌芽,结果不能达到粮库收购标准而滞销在手。在这些卖粮难的农民当中,有不少是流转了数百亩土地的种粮大户,他们的粮食少则十多万斤,多则五六十万斤,积压在自家存储条件不佳的粮仓甚至院子里,生生愁杀人,有的农民甚至失声大哭。
面对这样的困境,农民束手无策,粮库束手无策,企业束手无策。有的农民在网上求助,有的则抱怨连连,还有的人问:以后谁还敢种粮?然而,眼下到了快要收秋的季节,却没有看到相关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难题。不知道他们是同样的束手无策,还是根本装作鸵鸟,不闻不问?
从大的形势来讲,短期内中国可以扛得住粮食减产甚至自产粮食不足的风险,因为我们这几年总在说粮库满了,而且可以进口国际上更加便宜的粮食。但是,众所周知,如果不能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率,一系列经济、政治风险就会接踵而至。所以,粮食安全无小事。事关农民种粮、卖粮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应该足够重视。一旦农民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再生产困难、种粮积极性严重下降的问题,粮食安全就会出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不是短时期内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重新调整。这其中的风险,没人担得起。
对于夏粮收购,今年国家仍然给出了最低收购价,与去年差不多。按理说,农民本不必发愁。可是,真正到了卖粮时,因为粮库的收购标准在那里摆着,农民的粮食并不能十分顺利地卖到最低收购价。这当然有农民在生产和存储粮食环节没有严格控制的因素,但是,换个思路来思考,就该想想,怎样可以帮助农民拿出符合标准的粮食?如何消化掉不达标的粮食?如何引导农民树立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方法有很多,比如引导农民科学存粮,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化的粮食存储、运输、深加工等环节,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等等。
我们现在发展农业的思路蔨***婺;?⒉?祷??飧龇较蚴俏?耸视ο执?ひ祷?⑿畔⒒?囊?蟆L?鹄春孟窈芨呱睿?涫担?銎鹄慈匀皇切枰?颐翘ぬな凳档刈龊妹恳桓銎掌胀ㄍǖ幕方冢??砗门┟衽┮瞪??械拿恳桓鱿质滴侍狻V挥忻恳桓龌方诙祭硭沉耍?┮档牟?盗床拍苷嬲?纬伞B袅福?裙叵档脚┟竦氖杖耄?补叵档脚┮翟偕??欠窨沙中??叵档较掠蔚呐┎?芳庸ぁ⒓鄹竦然方凇H绻??聿缓茫?┮凳苡跋欤?┟癫宦?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