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粮油茶糖资讯

百名专家福建三明“论剑”绿色超级稻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9月20日至21日,国家863重大项目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福建现场观摩会在三明市召开,全国27家研发机构120多位院士专家参加。权威人士指出,绿色超级稻的选育与推广,将为破解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负效应,增进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新路径。

  绿色超级稻是指高产优质基础上,兼有多种病虫害的抗性、高效的肥料吸收利用、较强的抗旱性或抗逆性等绿色性状的水稻新品种。

  在三明市沙县夏茂镇西街村的中国稻种南方研发基地,展示有国内13家研发机构培育的36个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全部采用减少化肥与农药的施用、增加农户种粮效益的新型耕作技术,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多数品种的理论产量超600公斤。

  现场观摩会的学术论坛,张启发、颜龙安、谢华安三位中科院院士,分别从基因组学、遗传育种等角度,讲解杂交水稻汕优63高产遗传密码与科学探索故事。

  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介绍说,1971年颜龙安育成珍汕97,苦等了10年,到1981年谢华安育成明恢63,配组育成杂交水稻汕优63。

  1982年,我与袁隆平在一个试验地看到,试种的‘汕优63比第一代杂交水稻‘汕优2号增产20%。从实践上证明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理论。颜龙安院士说。

  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统计,汕优63最高年份推广1亿亩,占全国水稻面积20%。按年种植10万亩以上县域统计,汕优63成为连续20年中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累计推广近10亿亩。

  在尤溪县梅仙镇下保村的超高产再生稻千亩示范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主持的绿色超级稻与再生稻的高产栽培、绿色超级稻再生能力评价、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等试验示范,破解超高产栽培与降低劳动成本等难题。张启发团队也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测定汕优63产量性状基因的遗传效应,统计出各遗传基因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贡献率,进而阐明汕优63高产的遗传学基础。

  与会专家指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实现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新路径。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