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粮油茶糖资讯

让“粮袋子”装得更满——宁都着力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纪实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翠岗大地,丰收时节,稻浪翻腾,谷穗摇曳。自古以来,宁都就有“纵使三年两不收,仍有谷米下赣州”之说。

  为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和积极性,宁都县依托科技入田、互联网营销,延伸产业链,引领粮食产业发展升级,实现粮食产业发展与农民脱贫增收融合共赢。

  科技种粮,收入有保障

  “我们种了这个品种,产量高了蛮多,要赶快抓紧时间抢收,马上还要种二苗呢。”7月27日,宁都县长胜镇法沙村农民赖明生一边指挥大伙帮忙收割稻谷一边笑着说。赖明生介绍,在农业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他今年不但增加了种植面积,而且还成立了标准化育秧示范基地和理事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近年来,宁都县以精准扶贫工作为抓手,组织农业干部和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地全力推广良种良法,完善农技传播途径,在该县构建起一张农技直达网,确保农民及时掌握新农技。“过去种田靠经验,如今可不行,什么都得讲技术,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我们心里也踏实了,明年我还得再买台收割机,好扩大种植面积。”对于未来,赖明生充满期待。

  “互联网+”,销售渠道宽

  许多农民觉得“土里刨食”增收难、增收慢,种粮成了致富的包袱。然而,在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盛夏时节,阳光灿烂,笔者一行来到小源村“虎蛙稻”生产基地,站在满目皆绿的田边,小源村村民曾财宝手指眼前的稻田说:“这30亩水稻,已经卖完了,我们早就和公司签订了合同,只要按照公司的标准种植,公司会统一为我们包装、销售。”

  为扩宽销售渠道,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宁都2012年引入江西星布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虎蛙稻”。

  “虎蛙稻”依托宁都县特有的富硒资源,采用生态蛙、鳖、稻种养、生物杀虫技术,禁施农药化肥,实施全程云监控,顾客购买产品后,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它从产到销的全过程。

  如今,宁都“虎蛙稻”生态大米的品牌已经打响,不但搭着“互联网+”这列快车远销北上广等城市,甚至还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国际市场。

  延长产业链,带来好效益

  “宁都的粮食不愁卖,这么多家企业都在争我们手中的粮食呢!”刚从田里赶回来的石上镇种粮大户符宏辉一脸兴奋地说,“今年一亩能产600多公斤,估算下来40亩的产量至少2.4万公斤,今年早稻我就能赚6万多元。”在宁都县,粮食价格较周边县(市)要高,主要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为种粮农民带来了效益,更为宁都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该县通过发挥农业优势,加快对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特色之路。

  不断延伸的粮食产业链一头连着耕地,一头连着加工厂,“赣南粮仓”宁都县,正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从一个单纯的产粮大县逐步跨入农业强县的行列。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