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上旬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监测动态
稻米:在经过3月下旬出现一轮集体上涨后,本月上旬我省稻米的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基本企稳在最低收购价的上方。3月底以来,由于旱情的进一步加剧,市场出现普遍看涨心理,销区客户进货增加,产区农民惜售心态加重,收购难度加大,货源供给偏紧,季节性的供求矛盾趋于突出,旱情又使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大,商家也趁此拉抬价格。而进入4月份以后,稻米价格在持续上涨一段时间后基本企稳在最低收购价的上方。
据市场监测显示,湖北省荆州地区普通三级中晚籼稻谷的收购价格在每百斤97-98元左右,标一大米出厂价每市斤1.39元左右,与3月底持平。优质中晚稻米继续小幅趋涨,收购价格在每百斤104-107元,优质大米出厂价格每市斤1.59-1.62元,比3月底每市斤上涨1-2分钱。市面上可流通粮源不多。襄樊地区普通三级中晚籼稻谷的收购价格保持在每百斤96元左右,与3月底持平,优质中晚稻收购价格每百斤上扬1-2元,收购价格在每百斤103-105元,优质大米出厂价格每市斤1.54-1.56元,比上月底月初上1-2涨分钱左右;黄冈地区普通三级中晚籼稻谷的价格保持在每百斤96元左右,价格与3月底持平,米厂走货趋好。
据分析,当前稻米价格稳定的主要理由:一是省内稻米总量供求平衡有余,供给不成问题;二是三月份以后国家为了应对西南5省严重旱灾,加大粮食调运力度和最低收购价粮食投放市场密度,各级储备粮轮换出库也同时开展,市场粮源充足,有效地稳定了粮食市场。据悉,4月15日国家又安排拍卖南方临储稻谷200万吨(苏2,皖36,赣46,豫25,鄂36,湘33,川22),较上周增加60万吨。三是近期西南五省区陆续几天均出现小到中雨,旱情陆续得到缓解,春播陆续展开,目前已进入雨季,旱情可望继续进一步缓解。
而在临时储备稻谷拍卖市场,籼稻拍卖情况呈现逐步回暖,后期需求或将恢复。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籼稻与粳稻的拍卖成交情况迥异,每周粳稻拍卖基本都保证全部成交,而籼稻成交情况持续低迷,成交率很少达到10%以上。面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旱情,国家大规模增加稻谷拍卖量并调低拍卖底价,我省籼稻成交情况较前期略有好转。
自3月4日开始连续四周,华粮市场临时储备稻谷竞价交易会的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呈现逐步升温的走势,4月1日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中晚籼稻26.97万吨,实际成交3.07万吨,成交率11.38%,比3月24日的成交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中晚籼稻计划销售26.47万吨,实际成交3.07万吨,成交率11.60%,,成交均价1914元/吨;
4月9日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稻谷26.98万吨,实际成交2.73万吨,成交率10.12%,其中中晚籼稻计划销售26.48万吨,实际成交2.73万吨,成交率10.31%,成交均价1920元/吨。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临储拍卖市场逐步回暖,目前我省籼稻价格已经基本稳定在拍卖底价的略上方,另外,因每周籼稻拍卖投放量较大,后期粮库轮换也将开始,籼稻米的市场供应将随之充足,加之拍卖底价和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已对市场形成底部支撑,预计后期籼稻米价格将保持稳定。
麦粉:3月下旬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一直以来处于低迷状态的小麦市场,我省部分地区的小麦市场购销趋活,面粉加工企业生产略有起色。而进入4月份,监测显示,经过3月下旬集中补库过程之后,近期大部分制粉企业小麦采购需求减弱,竞价采购政策性小麦数量减少。市场供应主要以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为主,交易底价作为市场定价基础牢固。本旬,我省小麦市场政策性投放数量和成交价格保持稳定,4月7日计划交易小麦2.99万吨,实际成交3555吨,成交率11.89%。其中:08年白小麦计划交易3221吨,实际成交923吨,成交价1830元/吨,成交率28.66%;09年白小麦计划交易2.67万吨,实际成交2632吨,成交价1810元/吨,成交率9.87%。
近期小麦政策面稳定,市场反映平淡,在国家政策调控下,市场对西南旱情提升粮食价格的预期也在降低春节后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轮出逐渐展开,只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在我省未对小麦价格形成明显打压。3月中下旬我省面粉经销商经过集中补库之后,当前采购小麦积极性有所降低。小麦价格已趋于平稳。目前省内绝大多数主产区普通小麦到厂价格高于2010年白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工企业普遍认为,目前小麦供给充足,需求稳定,政策变动另当别论,后期国家政策如无新的调整,小麦市场这种供应充足但价格下跌幅度十分有限的局面将会延续,其行情走势难以出现大的波动。
而面粉市场持续需求不振,行情趋弱。据市场监测显示,目前全省特一面粉出厂平均价格2160元/吨,精制面粉出厂平均价格2440元/吨,麦麸出厂平均价格1600元/吨,比上月底略有下跌。当前面粉市场供应充足,经销商采购需求保持平稳;受饲料需求不旺影响,小麦加工副产品需求也保持平稳。随着气温回升,估计本月下旬次粉、麸皮产品采购需求有望增加。
油脂油料:本旬以来,食用油市场出现了以豆油为主的油脂品种的一波持续上涨,据市场监测显示,4月14日,武汉市场散装一级豆油的批发价格为7850元/吨,比上月底7380元/吨的价格每吨上涨了470元,涨幅为6.36%;散装一级色拉油的批发价格7800元/吨,与上周五7560元/吨相比每吨上涨240元,涨幅为3.17%;与豆油相比,菜籽油价格比较稳定,目前,散装二级菜油的批发价格为8300元/吨,与上月底8250元/吨相比每吨上涨50元。
据悉,推动本轮油脂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国家限制从阿根廷进口豆油的消息。从4月1日起,来自阿根廷豆油进口许可证的发放工作由原来各地省级商务机关统一收归商务部,同时中国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进口自阿根廷的豆油进行检验检疫,溶制剂残留比例不得超过100mg/kg。出台这样的措施,既有贸易方面的原因,也有保护国内大豆的考虑,应该是一种试探性政策,对于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利好。进口限制政策使平静已久的油脂市场再掀波澜。从短期来看,如果国家限制阿根廷豆油进口的措施严格执行,对国内油脂市场具有一定利好作用,对豆油价格走势也将产生提振作用。近期国内油厂开始提高豆油报价,也体现了限制阿根廷豆油进口的影响。不过,国内进口大豆库存较高以及后期巴西大豆进入国内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09/10年度前10个月进口大豆总量将达3920-4000万吨,较2008/09年度同期的3521万吨增长11.4%-13.6%。油脂市场供给仍然充足,价格大幅冲高仍难实现。
相对于涨幅较大的豆油和色拉油价格,菜油的价格则保持相对稳定,据市场监测,目前我省各地油菜长势良好,菜籽类收购价格也维持基本稳定,4月上旬,我省荆门地区菜籽挂牌收购价格在4000元/吨(水杂13%),二级菜籽油出厂价格8100-8200元/吨之间,批发价格8300/吨;襄樊地区菜籽挂牌收购价格在3900/吨((水杂14%),二级菜油出厂价格8050/吨,批发价格8250-8300/吨。据预测,今年国家继续执行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将会抑制国内菜籽价格的下跌。在国内菜籽减产、进口量下降的情况下,厂商收购菜籽积极性将会提高,市场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新菜籽上市后,部分地区收购价格可能会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